绿色是新疆康养旅游业发展的一个关键字。以新疆乌苏市待普僧景区为例,这里汇集了全国和亚洲800多种高山地带的珍稀植物资源,森林覆盖率达76%以上,是我国第一批森林养生基地。近几年来,新疆各地在原有休闲度假基地的基础上,依托森林、温泉、沙漠等疗养资源,着力打造一批康养基地和康养游线路。
康养旅游带火 “热经济”
新疆吐鲁番市沙疗在“旅游+康养”的发展模式中,其魅力不亚于本地的葡萄和甜瓜。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正在吐鲁番市维吾尔医医院沙疗中心的沙丘上尽情享受。来自陕西56岁的谢畅说到:“年轻时就患上了风湿病,几年前听朋友介绍吐鲁番做沙疗,就过来试试。沙疗效果很好,我觉得我的病情已经减轻了。”
由于紧邻塔克拉玛干沙漠,喀什地区叶城县恰其库木管理区英协海尔村,打造了“金色沙疗+红色农家乐+绿色葡萄长廊”,该项目为当地群众带来了五万元的长期收益。由以往单一的沙疗,到如今的衣食住行治玩“一条龙”服务,新疆沙疗产业正不断升级成全产业链的“热经济”。

(图为新疆温泉县,网络配图侵删)
“温泉之乡”养生游带动多行业发展
被誉为“中国温泉之乡”的温泉县,正吸引着众多游客来这里泡温泉。温泉县位于新疆西北部,位于博尔塔拉河上游的河谷地带。最近几年,温泉县围绕“中国温泉之乡”这一金字招牌,推出了温泉养生。
“这儿的温泉可是出了名的,这次特意带上家里的老人一起泡温泉,放松一下。”来自乌市的王清峰一家选择自驾游来温泉县旅游。当前,温泉县已形成洗浴、康养等以温泉为产业的旅游产业,带动了酒店、餐饮等行业的迅速发展。
新疆生态旅游,也是健康旅游之路
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工作人员介绍,康养旅游是旅游业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载体,是推进新疆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也是传统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
按照计划,今后几年内,新疆还将充分利用乌鲁木齐、伊宁市、克拉玛依市、库尔勒市等城市的医疗卫生资源、康体休闲设施和中医养生文化优势,全力建设新疆天山北坡康养旅游带,积极培养健康旅游城市。
以上整理参考于 新华网 ,如涉版权,非常抱歉,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