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夏季,前来“沙疗”的群众都会成为这片金色沙漠中的一道独特风景,今年也不例外。太阳下沙温达到60℃左右,当地人在劳作间隙休息,会将四肢埋在沙里,用来止痛、驱乏。这种养生防病的方法据说在当地流传了一百多年。

这是真的吗?根据吐善县维吾尔医医院副院长的说法,“沙疗”确实能改善病人的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尤其是对于湿气重、寒气重的病人。根据个人体质,埋沙的时间应控制在每天2小时左右,每次10-15天为宜。
什么是 “沙疗” ?有什么科学依据?
“沙疗”俗称“埋沙”,是将病体埋藏在沙中,利用阳光、干热、压力、磁力等综合作用对疾病进行治疗的民间疗法。库木塔格沙漠的沙砾中含有钙、镁、钾、钠、硒、锌等微量元素和大量的磁铁矿物质,这些物质在烈日照射下,产生磁场作用于人体,磁疗、热疗、光疗、按摩,对缓解人体疲劳、肢体酸困、慢性腰腿痛、坐骨神经痛、肩周炎等疾病有明显效果,同时还能排出身体毒素,达到养生保健的功效。
“沙疗”爆火,为什么是鄯善县?
鄯善沙漠与鄯善县城毗邻,东西长约65公里、南北宽约32公里,总面积约2500平方公里,位于我国海拔最低的盆地—吐鲁番盆地之中。在独特的地理环境影响下,鄯善县沙山形成了独特的大陆性暖温带干旱荒漠气候、热量丰富、日照充足、温差大、降水少的气候和光热条件使鄯善县沙漠的沙子形成了强烈的磁性物质,这里无雨气候干燥,夏季6—8月间的平均气温高达38℃—42℃,沙子白天温度可达78℃,沙子富含多种矿物质,为埋”沙疗”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是独一无二的维吾尔医和”沙疗”旅游相结合的自然资源。

进行”沙疗”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沙疗”不仅仅是埋在沙里那么简单,它分为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全身性治疗是将身体大部分部位覆盖在热沙上,只露出头部、颈部。局部性的治疗一般是端坐“沙疗”,用热沙覆盖腰部以下部位。此时,你身上的沙粒开始因按摩效应、矿物效应、磁力效应、远红外线效应、温热效应开始为你加速血液循环,增强抗病能力!
- 埋沙的时候不能空腹去,在埋沙的过程中要吃一些营养价值高的食物,切记不要喝冷饮,饮水的时候应该适量加食盐。
- 为防止中暑,”沙疗”者头部应遮阳避护,应戴深色眼镜保护眼睛。
- 埋沙结束后,要等身上的汗完全干了之后(不能用冷水洗浴和风干)再离开”沙疗”场所,结束后应该适当休息,及时补充特制盐水和水果,以防虚脱。
- 有急性炎症、心力衰竭、高热、肿瘤、有出血倾向者或其他,禁止参与”沙疗”。疾病年老体弱者,一定要在家人的陪同下去埋沙。
- 埋沙过程中,如果出现恶心、头晕等情况,要立即停止”沙疗”。
以上整理参考于 央视网 ,如涉版权,非常抱歉,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