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先进水平,提高创新科技成果用于临床的效率,简化市场准入行政审批流程,让患者享受科技创新的红利。同时,加强硬件医疗设施建设,加大力度推广新兴技术领域发展,做到科学监管,管放结合。
“医疗旅游是将旅游和健康服务结合起来的一种旅游形式,可帮助患者打破地域限制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案,享受国际化的诊疗服务和更优惠的价格。”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委员、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罗永章表示,医疗旅游已成长为全球增长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应加快建立我国国际医疗旅游产业化体系,加快提高诊疗技术及医疗服务质量,以高新技术引领并抢占国际医疗旅游市场的制高点。
“建议研究制定发展国际医疗旅游产业的国家战略规划,对产业的战略定位、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任务、总体部署和实施路径进行顶层设计。”罗永章建议,完善医疗旅游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从准入体系、评价体系、监管体系等方面实现相关政策的衔接联动。简化国际医疗旅游签证制度,通过多种渠道帮助中国医疗机构与国际市场建立广泛联系。
此外,要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提高创新科技成果用于临床的效率,简化市场准入行政审批流程,让患者及时享受科技创新的红利。同时,加强硬件医疗设施建设,加大力度推广新兴技术领域发展,做到科学监管,管放结合。尤其要加快我国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产品的研发创制与临床应用。
罗永章建议,要培育先行区、示范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医疗旅游品牌。在具有重要区位价值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旅游资源丰富地区先行先试,重点培育。“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看到了现行医疗产业的短板和发展方向。发展国际医疗旅游可以推动健康服务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增进各国政府及民间交流互信,还将有效拉动宏观经济增长,是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提升综合实力、促进社会高效高质量发展的良策。”
以上整理参考于 北京日报 ,如涉版权,非常抱歉,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