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养小镇如何才能实打实的持续运营?

广告位

健康中国

从中长期而言,康养小镇还可刺激当地和辐射人群的消费以及新兴服务业的发展,从而带来大量辅助性新增就业岗位,并有助于提升地方土地的增值和收益。

康养小镇需要具备养老、养生、养病、养心等功能,为将产业做大、做精、做深,则需要明确以下几点:

  • 将康养产业(生产)与生活、生态结合起来

在养老方面,比养老院更好;在保健方面比疗养院更好;在治病方面要比医院更好;这是一种个性化、高质量、自定义的服务产品和品牌。

  • 融入文化和旅游

这种文化所表现出的休闲、康养、度假氛围、甚至品位与质量,都有可能成为一种居住形态,而这就要求增加文化修养、体育健身等休闲业态。

  • 融入生态环境

不仅仅是景区,有时还要融入乡村、田园、森林、湖泊和海滩。随着“健康中国”正式成为中国发展核心理念,未来20年健康产业将会迎来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随着近年来特色小镇的实施,各地陆续出台了一批支持的政策。

康养小镇如何才能实打实的持续运营?插图

按类型可划分三大类

  • 天然资源引领——健康养生小镇

它的特征是依托自然、生态、人文、历史、文化等资源,打造以优势资源为主题引领特色的健康养生小镇。这类小镇的开发和建设,需要区分定位,打造特色元素,以及具备长远的经营能力。

  • 产业科技驱动——健康科技小镇

拥有强大的生命科学或健康产业,并以现有的工业和人才为基础,建设具有高科技含量特色的医疗科技小镇,并拥有或毗邻较优质的大学和科研资源。这样小镇对于吸引、聚集、协同工业和人才的能力有特别的要求。其核心业务是生物科技,医药研发,创投孵化,教育科研,医疗保健等。

  • 医疗服务导入——医疗健康小镇

依托本地特殊的自然条件和交通辐射能力,规划、导入和建设高质量、综合性医疗卫生服务系统,为本地及所辐射、吸引的特定医疗服务群体或老龄人群,打造以医疗健康服务为特色的医疗健康小镇。这类小镇对于吸引优质合作伙伴、打造强大的医药品牌和长期高质量经营能力具有特别的要求。其主要是以医疗、康复护理、老年保健为主要内容。

中国正在迅速进入老龄化,截止2015年,60岁以上老人的比重已经达到16%,预计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全世界总人口的1/4。与其它人群相比,老人的卫生保健需要更为复杂。中国老年医疗卫生服务市场供需严重不平衡,医疗、康复、护理、养老等各类服务,以及能够为老年人群提供持续健康服务的养老城市,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要想成功,必须抓住这五大要点

  • 明确目标服务人群

针对老年人、初老和将老群体,兼顾其他年龄人群。研究结果显示,不管是目前高龄老人,还是未到年龄的将老人群,都对今后的养老生活计划感兴趣,而且对于居住在养老社区的意愿也在逐年上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健康养老小镇要有能力吸引、承接和全面服务已老人群(70岁以上、受完善医疗服务能力吸引)、初老人群(60-70岁、尝试及寻找合适养老生活居所)以及将老人群(60岁以下、正为未来养老生活制定计划)。

康养小镇如何才能实打实的持续运营?插图1
  • 以全过程医疗健康服务为核心服务

从身体特征、患病率、疾病特征等方面来看,老年患者的医疗保健需求不仅仅局限于治疗,同时也包括康复、护理、日常疗养和收容护理。因此,健康养老小镇需具备持续提供预防、治疗、康复、养生等综合服务,涵盖预防性、诊疗性和治疗性。

  • 整合一体化的配套服务

随着居民消费水平和生活习惯的不断优化,健康养老小镇应当满足老年人身体和心理的需要。以“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培养健康生活方式”为目标,构建相应的服务业态。可以根据地区特点和需要,有针对性地构建包括营养、文化、体育、消费在内的全方位体验,以培育有活力、有文化有尊严的社区生活环境,实现“身体、心理、社交”全面的健康发展。

  • 经济可行、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以“医疗健康服务产业”为核心产业、以配套设施经营为辅助产业。以医疗健康服务和养老产业为经营核心,以养老设施销售作为财务的平衡和补充,嫁接专业的医疗健康(医疗、康复、护理和养老)和配套业态运营方,建立长期的医疗健康服务及养老运营能力,打造核心的医疗健康服务产业,实现小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 创造综合社会价值

从长远看,可以是本地产业、就业和税收的可持续发展来源。医疗服务将成为小镇的产业基础和支柱,它可以提高当地居民的整体医疗卫生水平,实现小镇当地的产业升级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在设施建设期为当地贡献固定资产投资,在服务运营期带动当地GDP、医疗专业人员就业与税收发展。另外,从中长期而言,小镇还可刺激当地和辐射人群的消费以及新兴服务业的发展,从而带来大量辅助性新增就业岗位,并有助于提升地方土地的增值和收益。

以上整理参考于瞭望,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版权,非常抱歉,请与我们联系及时删除。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0-0023-1751

邮箱: 348387884@qq.com

本站旨在提供医疗健康讯息,不作为诊断及治疗的依据!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