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神山村文旅融合脱贫致富

广告位

健康中国

把生态效益转变成经济效益。目前,神山村发展了460亩黄桃、200多亩茶叶和30多亩雷竹。发展农业,既让神山村风景变得更加美丽,又能给村民们带来可持续发展的收益。

井冈山市茅坪镇神山村位于黄洋界脚下,全村有68户243人,其中建档立卡脱贫户20户44人,是省定贫困村。全村耕地面积198亩,多为冷浆田,中稻种植产量低;林地4950亩,90%是毛竹林,运输不便导致销售困难。

2014年之前,村民们收入较差且不太稳定,主要依赖于财政转移支付。主要的就业方式有三种:一是到井冈山市外务工,二是在井冈山市内打零工,三是在家种水稻、砍毛竹。村民的收入主要依靠天吃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还不到2300元。

传承红色基因,神山村文旅融合脱贫致富插图

旅游+扶贫,工作开展的卓有成效

在发展全域旅游的背景下,神山村村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转变。

  1. 开办农家乐:神山村共开办农家乐16户,其中贫困户6户;
  2. 经营土特产销售:共发展土特产销售12户,其中贫困户7户;
  3. 开办民宿:神山村共发展民宿7户,其中贫困户3户;打糍粑体验户共5户,其中贫困户3户;
  4. 旅游服务:蓝卡户赖发新为村内旅游讲解员,平均每场200元;3名贫困户在村内生意红火的农家乐兼职服务员,平均100元/天;
  5. 务工:参与村内旅游点环境卫生的维护及基础设施的建设施工,其中10名贫困户参与,根据务工内容100~120元/天。

规范管理,走文旅深度融合之路

  • 创立规划先行理念
  1. 始终按照景区的标准来打造,让村庄美起来:在建设过程中,注重环境整治和景观提升,让清净整洁彰显在神山村每一个角落。同时,进一步完善景区功能,新建停车场、旅游公厕、污水处理设施和标识标牌,实现了免费WIFI全覆盖。
  2. 始终根据游客的需求来定位,让产业旺起来:以“井冈桃源,好客神山”为主题,开发适合不同游客需求的旅游项目。
  3.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脱贫并非终极目的,实现老区人民的幸福生活才是终极目的。通过“公司开发经营,农户出租入股”的经营模式,充分利用闲置的房屋,大力发展精品民宿。积极开拓客源,统一服务管理和接待标准,分户经营,使农家乐从“富一家”变成“富大家”。
传承红色基因,神山村文旅融合脱贫致富插图1
  • 创立红绿融合游品牌
  1. 传承红色基因,发展红色旅游:通过对黄洋界的古道进行了改建,修建了红军小径,把周围的景区串联起来,形成“培训到农村,体验到农户,红色旅游助推全面小康”的新模式。并加入了红色培训教学计划,让来访者进一步理解井冈山精神,加深对神山村扶贫工作的认识,吸引全国各地红色培训学员走进神山,努力把神山建成全省乃至全国精准扶贫工作展示地、参观地、交流地。
  2. 践行“两山”理念,发展乡村旅游:把生态效益转变成经济效益。目前,神山村发展了460亩黄桃、200多亩茶叶和30多亩雷竹。发展农业,既让神山村风景变得更加美丽,又能给村民们带来可持续发展的收益。每年三月末,百里桃花盛开,村庄被粉红色的桃花和氤氲的雾气衬托得如同人间仙境一般;而七月中下旬,正是黄桃成熟的季节,吸引着大批游人前来采摘。

设立“标准化”服务规范

神山村在旅游标准化建设中,对环境卫生、村容村貌、住宿标准、摊位管理、旅游接待等方方面面都进行了详细的规范。同时还成立了旅游协会,将所有的农家乐都整合到了一起,协会负责联系井冈山各地的红色培训机构,让客人们轮流在不同的餐厅就餐,并且制定新的菜式和份量,保证客人的服务质量。

构建“全域旅游”大格局

做强“井冈桃源、好客神山”品牌,举办“桃醉井冈、幸福神山”黄桃节,推动“神山云居”“初心小院”精品民宿项目和神山村糍粑旅游小镇项目建设,建设神山村乡村研学基地,成立乡村旅游服务公司。利用当年红军从神山前往黄洋界的竹林小道开发穿越原始“井冈翠竹”体验课程,让游客近距离感受神山村的生态美。

以上整理参考于文旅之声,图片来源于江西图库,如涉版权,非常抱歉,请与我们联系及时删除。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0-0023-1751

邮箱: 348387884@qq.com

本站旨在提供医疗健康讯息,不作为诊断及治疗的依据!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