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化公园是什么?这篇文章告诉你

广告位

健康中国

长城的巍峨、大运河的壮美、长征的伟大、黄河的厚重,皆是中华文明的精髓所在。国家文化公园作为一种公共文化载体,是国家的象征,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内涵。

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古籍的保护、研究和利用。进而系统地保护重要的文化和自然、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近年来,我国对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不断进行着道路探索。国家文化公园由国家公园引申而来,是国家公园新的发展形式,也是国家公园理论的延续。

一、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万里长城,横贯东西

万里长城,全长21196180米,横卧于北方大地,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长城始建于春秋,距今2600多年。最早的长城是齐长城、楚长城,因国家之间频繁的战事而修建。其后,历经战国、秦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西夏、辽、金和明等2000余年的修建,最终呈现如今的规模。

国家文化公园是什么?这篇文章告诉你插图

长城的一砖一瓦,皆由人造。这项人工奇迹,东起大海,穿越森林、草原、沙漠,横卧平原、山脉、高原。长城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分布范围最广、军防体系最复杂、规模最庞大的文化遗产。1987年,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长城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勤劳与智慧,起到保护两侧人民长时期安定生活的作用,也体现了热爱和平的民族性格。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包括战国、秦、汉长城,北魏、北齐、隋、唐、五代、宋、西夏、辽具备长城特征的防御体系,金界壕,明长城。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5个省区市。

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千年运河,沟通南北

运河是用于沟通地区或水域间水运的人工水道。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主要河流都是东西走向,南北走向的河流极为缺乏。这样的水系分布严重影响了我国南北向的航运交通。

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最早贯通的一段是邗沟。隋朝统一中国后,利用天然水道和古运河,开凿了沟通北京与杭州的人工运河,包括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这段运河使江南、江淮、燕赵等地区能够和当时的政治经济中心长安、洛阳、开封等地联系更为密切,为唐宋的繁荣埋下伏笔。随后,沟通京杭两地的运河走向不断变迁。

国家文化公园是什么?这篇文章告诉你插图1

大运河从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流经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古代运河。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利用自然河流、湖泊、湿地等资源,跨越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成功地将南北方、政治经济中心与其腹地沟通连接。

到了今天,流淌了2500多年的大运河仍在我国的交通运输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运河沿途的各个省市为了保护大运河的文化遗产都在进行积极的探索。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包括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3个部分,通惠河、北运河、南运河、会通河、中(运)河、淮扬运河、江南运河、浙东运河、永济渠(卫河)、通济渠(汴河)10个河段。涉及北京、天津、河北、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8个省市。

三、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壮美景观与长征革命精神融为一体

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精神特质的生动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在长征时期的集中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产物。我国的自然地理条件与长征精神的形成密不可分,同时,也是建立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基础。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历时两年,从江南到西北,行程一共二万五千里,地域覆盖之广阔,不仅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在世界历史上也极为罕见。

国家文化公园是什么?这篇文章告诉你插图2

红军在长征中翻山越岭,跋涉大江大河,面对过各种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长征路线的地貌极致之地多分布在西南地区,集中在青藏高原东部和横断山脉。这里的自然景观壮美雄奇,令人心向往之,也令人望而生畏。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以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中央红军)长征线路为主,兼顾红二、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长征线路。涉及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15个省区市。

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黄河孕育出中华文明最初的火种

黄河,全长5464千米,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黄河自西向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黄河以“几”字形姿态盘踞在中国北方大地。因流经黄土高原,携泥沙一路向东,黄河水的“黄”颇具盛名。

在我国古代文明的发展进程中,黄河文化(又称黄土文化)是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主体文化,不断影响着周围的多元文化。最终,以黄河文化为核心,形成了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文化整体——中华文明。

国家文化公园是什么?这篇文章告诉你插图3

黄河流域是一座巨大宝库,文化旅游资源在黄河流域比比皆是,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奠定了基础。据统计,沿黄九省区拥有19处世界遗产、18处世界地质公园、47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9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31个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65个5A级旅游景区、85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14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78个自驾车房车营地。

长城的巍峨、大运河的壮美、长征的伟大、黄河的厚重,皆是中华文明的精髓所在。国家文化公园作为一种公共文化载体,是国家的象征,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内涵。国家文化公园如今正在各地规划和建设,未来将走向大众,与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深度融合,成为每一个中国人集体认同的国家文化记忆。

以上整理参考于人民日报人民文旅,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版权,非常抱歉,请与我们联系及时删除。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0-0023-1751

邮箱: 348387884@qq.com

本站旨在提供医疗健康讯息,不作为诊断及治疗的依据!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