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打造多主体的超级医院

广告位

健康中国

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根植于促进医疗健康产业集聚发展,服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加强上海与长三角发展联动的功能定位,争取早日建设成为一家多主体的“超级医院”。

作为2021年上海市重大建设项目的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位于虹桥商务区151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内。由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运营管理。整个园区占地100公顷,其中一期42公顷,二期备用地约58公顷。2017年6月,国家卫计委等5部委将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代表上海申报入选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

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打造多主体的超级医院插图

高度集约化的发展理念和模式

根据对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提出“市场化、高端化、国际化、集约化”的要求,园区积极探索“医疗服务、医技保障、管理集成、产业延伸”的创新发展模式,采用“高效用地、能源共享、医技服务共享”的发展理念和模式,吸引国内外优秀的医疗服务机构和人才,打造立足上海、辐射长三角、服务全国的高端医疗服务集聚平台。

园区集约化的能源中心,为整个园区包括华山医院虹桥院区在内的8个医疗机构提供冷热源以及应急电源,该项目由上海申能集团牵头建设和运营。园区集约化的医技中心,是园区集约化的医技门诊服务平台,占地50亩,建筑面积近9万平方米。

“1+7”的多元办医格局

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一期已初步形成“1+7”多元办医格局,由位于园区核心地块的医技中心和7家医疗机构组成,7家医疗机构分别是位于东南侧的泰和诚肿瘤医院,东侧的新加坡百汇医院,西侧西南骨科医院,北侧4个体量相对比较小的绿叶医疗美容医院、星晨儿童医院、慈弘妇产科医院和览海康复医院。

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打造多主体的超级医院插图1

其中康复、骨科、儿童和妇产科医院正积极探索建成后与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复旦附属儿科医院、复旦附属妇产科医院等公立医院开展人才、技术和管理的资源整合合作。

园区二期目前已获批3所医院(绿叶利兰医院、协华脑科医院、圣康达医院),其中绿叶利兰综合性医院的合作方是美国著名的克利夫兰医学中心。

除医院外,二期引进信达生物全球研发中心、云南白药上海国际中心、威高国际研究院、康宁杰瑞国际运营及转化研究中心、先声药业中国研发中心、华峰集团管理总部、东软上海科技中心、卓然股份(上海创新基地)8家企业,聚焦大健康产业链上教育、研发、转化等特色项目。

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医学园区,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根植于促进医疗健康产业集聚发展,服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加强上海与长三角发展联动的功能定位,争取早日建设成为一家多主体的“超级医院”。

以上整理参考于百度百科,图片来源于四川县域经济网,如涉版权,非常抱歉,请与我们联系及时删除。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0-0023-1751

邮箱: 348387884@qq.com

本站旨在提供医疗健康讯息,不作为诊断及治疗的依据!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