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是一种调节身体和情绪的手段,是灵性治疗的一种方法。佛医、道医所说的参禅实是一种气功,强调清净和调神的功效。社会的压力、人的精神和需要都承受着巨大的负担。而禅修的存在,使人能更好地思考人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和工作,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知与感悟,达到修身养性的功效。
伴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在追求满足欲望的同时,开始追求心灵的释放。禅修旅游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依托着我国丰富的道教、佛教文化资源,让人们摆脱城市的喧嚣,得到心灵的释放,获得正能量。来一场禅修旅游,就是来一场心灵净化之旅。
禅修旅游的两种类型
1、依托寺庙建筑,于寺庙中开展的禅修度假活动
在中国,许多寺庙不仅有很高的文化底蕴和幽雅的环境,往往还有成熟的服务接待系统。这类庙宇多设斋堂、方丈、客堂、寮房、茶堂、云水堂等。专为僧人或外来来客起居之所,寺内的监院、知客、维那、典座、寮元、佛堂、茶馆、云水堂等执事负责僧侣的饮食起居。
伴随着寺院向民众的开放和禅修旅游的兴起,这种完备的服务接待体系,可以便利地为游客提供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帮助。于是部分寺庙如峨眉山、上海玉佛寺等,就开始依托寺院的特色开展禅修度假旅游。

(图为上海玉佛寺,网络配图侵删)
2、文化灵魂型禅修旅游业态
禅寺、古刹旅游是一种文化灵魂型禅修旅游业态,它以禅寺深厚的文化环境和清幽的环境为游客提供旅游产品,其产品具体可分为三类:寺院文化体验产品、养生度假产品、修学度假产品。
- 寺庙文化体验:
寺庙文化体验是旅游业发展和佛家文化共同发展而产生的旅游产品。它的特色是依托部分寺庙成熟的服务接待系统,让游客从食、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体验僧人的生活方式和感受佛教文化。例如峨眉山佛教旅游开发,引入了这一文化体验业态,让观光客在穿僧袍、住禅堂中全面感受佛教僧人的生活。
- 养生养心度假旅游:
因为现代人对喧嚣的都市生活已经厌倦了,渴望有一个宁静、清幽的地方可以让自己身心得到放松。而寺庙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幽雅的环境正好符合都市人的这种需求,从而催生了禅修旅游业态。通常以禅修班的形式展开,结合幽静自然生态环境,为参观者提供禅修养生体验。
- 修学度假旅游
修学旅游产品是禅修旅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寺庙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寺院开展研学旅游的基础。许多寺庙都设有藏经阁,收藏了大量的佛学书籍,而且中国古代文人也有到寺庙研学的传统。如抚州金山寺,利用寺内的藏经阁、图书馆等设施,为参观者提供研读佛经、参禅的禅修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