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外医疗旅游逐渐为人所知、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国旅游者前往,回过头来,我们能否树起中医医疗旅游的招牌?事实上,这并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这一市场将会慢慢被培育。
在奥地利,中国的中医和养生诊疗不乏追随者。据当地媒体报道说,维也纳市中心一家中医诊所很受奥地利人的欢迎,在这个充满中国元素的诊疗室里,听着音乐,可以感觉到空气中弥漫着东方气息。根据调查,近九成的奥地利人是中医的支持者,几乎每四个病人中就有一个接受过针灸。到去年九月为止,已有3708名医生和233名医生获得奥地利医学会针灸医师和中医执业证书。而且注册中医营养师的人数越来越多,不少培训机构甚至要设立等候名单。

事实上,不仅是美丽的自然风光,独特的中国文化,也是吸引着众多外国游客到中国旅游得原因。中医学恰如其分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养生文化有多种表现形式,太极、针灸、中医学等已越来越受到外国友人的关注。
在广州一些太极拳馆里,不乏老外的身影,从最初对这种养生方式的好奇,到慢慢地理解、接受,并渐渐地受惠于此,他们不但对太极养生有所了解,而且逐渐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进一步的认同。在中医院,也有一些老外说着一口流利的中文,到药房抓中药回家煮,这些流程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

奥地利这一情况让我们看到了未来中医药养生市场的巨大潜力。当越来越多的中医走向世界,被更多的外国人认识和认同,也会使他们对中国本土的中医文化产生不小的兴趣。建立旅游品牌,不仅需要对国内具有养生保健功能的疗养机构进行一次梳理,更需要建立一批兼具疗养和旅游功能的场所,消除机构间医疗和旅游之间的沟通障碍。
此外,也要严格审批医疗旅游机构的经营资格,防止“挂羊头卖狗肉”,以旅游为幌子,或打着中医养生概念而不具备相关功能的旅游景区,都不应列入其中。随着韩国、新加坡的医疗旅游越来越受到中国人的关注,我们也期待中国的中医养生旅游能在国际上有更大的影响力和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