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整体布局而言,目前国内康养旅游的发展主要集中在西南、长三角、山东和东北地区,而且各具特色,大体形成了四大区域格局。
东部地区-康养产业基础好,康养结合领头羊
其中京津冀三省,华东地区的鲁苏浙闽,华南的粤琼,同时也覆盖了港澳台,“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中国经济发达的区域,康养产业基础较好。
今后要充分发挥区域旅游的经济和开放优势,着力发展医疗器械产业和智能装备制造业,依托旅游资源优势,打造中国现代康养旅游品牌。形成国内康养旅游的核心区域板块。
东北三省-冰雪资源是优势,运动康养要加强
东北三省靠的是优良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各地区康养产业因资源的不同而有差异,其中黑龙江最为成熟。根据东三省康养产业的发展态势,未来应继续加强康养旅游,并结合地区特点,尝试发展运动康养,以促进康养行业的多元化发展。

(图为哈尔滨亚布力滑雪场,网络配图侵删)
中部地区-区域合作优政策,文旅康养是突破
中部地区由江西、河南、湖北、湖南、陕西、安徽组成。这一地区跨越了中国三大自然区,名山大川、文化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薄弱。中央区域康养产业发展刚刚起步,产业定位总体不明确,产业内容区域分割严重。中药资源和医疗设备相对于其他地区并不占优势,康养融合发展存在困难,产业链不明确,产业布局资源导向明显。
今后要继续加强中部六省之间的旅游战略合作,出台鼓励康养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比如建立合理的准入制度,营造无障碍审批环境。推动金融机构创新与康养产业特点相适应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促进康养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培养和发展一批重点产业园区,打造优势品牌。
西部地区-交通受限发展弱,独树一帜挖特色
在西部,四川,贵州,云南,青海,广西,宁夏,甘肃,西藏,内蒙古,新疆,重庆,陕西,内蒙古,新疆,重庆,陕西等十二省区市。我国西部有较高质量的康养旅游资源,但由于交通因素的限制,大部分区域经济欠发达,产业建设和发展缓慢,以纯资源性康养为主,区域康养产业发展差异明显。
以上整理节选于 中国商业地产研究院 ,如涉版权,非常抱歉,请与我们联系。